- 全市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备案产品质量检查
-
各县市区墙革(节能)办、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备案产品相关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
为了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质量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建科[2008]147号)和省住建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产品、技术和墙体材料管理的通知》(鄂建[2009]113号)等文件的规定,由孝感市墙革办和孝感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牵头,从市(县)区两级墙革部门和建筑质量检测部门抽调专人组成联合检查组,于4月9日至5月3日,对全市部分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备案产品质量进行了一次检查。检查通过查看企业生产现场、产品原材料配比、现场讲评指导、随机抽样盲检编号等方式进行。通过检查促进墙材企业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档次,促进墙材行业健康发展。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1、本次检查涉及各县市区墙材企业54家,随机抽取受检样品54个,产品包括普通混凝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植物纤维工业碴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节能门窗等五个品种。检测项目:砖类、砌块类产品检测外观尺寸、干密度、抗压强度等级;节能门窗类产品检测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传热系数、中空玻璃露点;外墙保温产品检测干密度、抗压强度、传热系数等。
2、各县市区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发展迅速,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量已能满足当地建设需求。生产管理日趋成熟。部分企业更换先进的砌块成型机设备,增配电子配料箱,生产设施逐步完善。新增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企业六家,产品结构渐趋合理。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普通混凝土砖生产企业规模达不到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生产设备性能落后。有些小型砖机套用大型机的模具,砌块成型机的压力和震动频率不能满足正常生产要求,成型周期小于15秒钟,以至产品密实度不够,影响了抗压强度和基本材性,造成了一些产品的抗压强度、吸水率、干燥收缩值、抗冻性能不能满足产品标准的要求,外观尺寸偏差负差普遍过大。
2、普通混凝土砖生产原材料质量下降。部分企业产品原材料配比不科学,产成品露天自然养护,没有避雨防晒的养护棚,质量无法保证。主要表现砂石料含泥量超标,石料多为混合级配,石粉渗量大多超过20%。部分企业产品配比水泥用量不足10%;个别企业采用没有经过科技鉴定的混凝土浆生产技术;有些墙材企业缺乏计量器具,配料基本上用斗车丈量,人为随意性大,原材料配比不精确,造成同一批产品抗压强度偏差过大,严重影响了普通混凝土砖产品质量的稳定。
3、墙材企业规模偏小,生产工艺落后,检测手段缺乏。大部分墙材企业受生产场地和资金影响,普通混凝土砖产品库存量过低。建设淡季时降低产品质量,降价倾销,恶性竞争,旺季时墙材产品供应不足,产品养护期限未达到28天就出厂销售,产品出厂没有合格证,不合格产品也流入建筑工地,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4、个别墙材企业对检查工作认识不足,用事先准备好的产品应付抽样,而且企业现场管理混乱,没有生产台帐,现场管理人员对产品的生产日期、强度等级等情况不知道不清楚。普通混凝土砖产品存在贯通裂纹和掉棱缺角现象。
三、处理意见:
按照孝墙办[2012]3号文件要求,对本次检查质量未达标的产品涉及的企业,处理意见如下:
1、本次检验不合格的备案企业产品(见附表),一律暂停备案资格二个月,在此期间其产品不得进入建筑工地使用。相关企业须在二个月内完成产品质量整改,并向当地墙革部门写出整改报告及产品质量复检申请,如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整改或复检再次不合格的企业产品,取消其备案资格,产品严禁进入建筑工地使用。
2、墙革节能部门要引导墙材企业,建立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生产设备设施,改善生产工艺水平。逐步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设备,加强对新建墙材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支持墙材企业联合重组,扶持培育一批骨干墙材企业。鼓励普通混凝土砖生产企业建设产品养护窑,推广应用太阳能养护工艺。从原材料计量和配备实验仪器入手,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3、开展墙材企业行业自律活动,统一墙材产品质量。对产品品种相同,原材料产地一致的产品,应根据墙材产品标准要求,聘请专家制定科学的产品配方,实现企业产品配方的统一,增强不同企业产品的相容性和质量的统一性,降低产品原材料成本,消除以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的恶性竞争,促进全市墙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附件:全市新型墙体材料备案产品质量检查不合格企业名单:
附件:
全市新型墙体材料备案产品质量检查不合格企业名单
孝感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 孝感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