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实现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
-
为破解餐饮企业很多,监管人员少的难题,山东变革传统“人海”监管方法,添加数据敞开度和利用率,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立异推广数字化监管,提高食物安全监管效能。
“你现在厨房里面存在着人员没戴工帽、口罩的行为,墙壁上还有苍蝇在飞,马上改正,抓住落实。”
在聊城经济开发区蒋官屯商场监管所,所长王威武正在经过食安聊城才智监管渠道对辖区内的餐饮企业进行巡查,没多久,他就发现一家企业的后厨不卫生,并经过电话和短信息通知了企业负责人,企业很快完成了整改。
这家企业负责人陈春代表明,现在监控时时刻刻盯着他们,在做饭做菜的过程中就有了压力,慢慢地会养成一种好的习惯,不规范的操作以后也会慢慢削减。
而在以往,因为没有才智监控设备,当地的监管人员只能每户挨个去查看,蒋官屯辖区有50多家餐饮和学校食堂,还有其他商场主体8000多家,而监管所的作业人员只有7人。
“当初一个作业状态,上午来了之后既要查看食物餐饮单位,还要查看食物运营单位,又要涉及特殊设备质量的监管,查看回来还要写报表、状况汇总,作业适当疲乏。”王威武告知闪电新闻记者。
不只是疲乏,监管效能也不高。为了减轻监管压力,当地商场监管部门引导餐饮组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经过智能摄像头对进入厨房未依照规则操作的行为盯梢抓拍,每家企业的监控设备均连接到食安聊城才智监管渠道,企业违法违规行为逐渐削减。
王威武表明,现在使用了食安聊城才智监管渠道之后,餐饮企业比曾经规范多了,比如说带工帽、按规则着装、戴口罩、砧板不再混用等,这些状况都逐一落实了。
除了餐饮环节,流通领域的食物安全同等重要。周公河农贸商场是聊城周边最大的食用农产品批发商场,过去,因为货品流通量大,监管作业纷繁复杂。为此,当地开发了周公河农贸城可追溯渠道,在商户的磅秤中加入了网络传输模块,食物交易过程中就可以实时搜集供货商和消费者信息,商户不用再手写纸质的进货和销售记载。
“便是商户提早将供货商的信息和下流消费者的信息提早录入到渠道,这个商户在交易的时分就可以经过手机APP,点这个商户名称就经过这个智能磅秤,就可以将这个交易信息实时上传到这个渠道上。”聊城经济开发区商场监管局食物监管科科长范铮告知闪电新闻记者。
现在,周公河农贸城可追溯渠道已与食安聊城才智监管渠道进行连接,呈现食物安全问题即可追溯到源头。现在,聊城开发区已有1275个餐饮及食物运营单位“并网”、206户完成了视频接入,各运营主体责任意识显着增强、监管作业效能也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
山东省商场监管局餐饮监管处处长周海亮以为,聊城经济开发区的这种监管形式还不错,值得学习。下一步,将环绕立异监管方法下功夫求突破,经过推进风险分级办理、才智监管、企业自我许诺、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手段,立异监管方法。
现在,山东已完成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完成全覆盖;在16个市建成并运转18个餐厨废弃物专业处理设备,集中消毒服务单位餐饮具和食物相关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5%和97%以上。
今年5月份,国务院食物安全委员会发布了2019年食物安全作业评议查核成果,山东食物安全作业评议查核等次为A级,接连六年处于全国第一方阵,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物安全整体合格率均在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