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地区实现教育均衡必须要发挥科技教育的作用
- 2023-07-31 15:14作者: 最新更新
- 「曾經的信息技術課側重於理論知識和常規使用的學習,比如咱們常用的Word、Excel等工作軟件。但現在不同了,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他們把自己腦海中的主意變成實際。」冉玲莉說。

關於3D打印機等科技設備,冉玲莉和搭檔們過去從未見過,更甭說教孩子了。針對類似情況,「未來教室」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46場教師培訓,把課程輸出給村莊教師,讓科技課愈加「適村化」,以「硬件+課程+師訓+賽事」的立體化措施,完成項目的可繼續運轉。
成長看護高檔總監鄭中提及可繼續運轉背面的動因時說:「『未來教室』要培育孩子們科學使用網絡,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好奇心、對科技的熱心,需要專業教師指導,也需要多和發達地區的孩子溝通碰撞、開闊眼界。咱們不希望把『未來教室』限製在一間教室,而是希望它成為孩子們面向未來的窗戶。」
在許偉看來,全面參與「未來教室」項目,比建造硬件的教室更有意義。「科技的叠代非常快,經過與的聯系,咱們可認為孩子們帶去最前沿的知識,不斷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
曾經預備一堂信息技術課只需幾小時,現在要花上好幾天備課、學習——教師們的變化,許偉看在眼裏。有天晚上9點多,許偉回校園辦事,發現「未來教室」裏的燈火還亮著。
「我進去一看,原來冉玲莉教師和搭檔還在研究3D打印機呢。」許偉笑著說,「教師們有這種勁頭和精神,我就放心了。」
從教23年、在全縣多所校園擔任校長15年,在許偉看來,農村地區完成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必須要發揮科技教育的效果。
「村莊振興需要科技振興,而科技振興重在教育。如果可以點著孩子們心中的科技之火,在村莊振興的過程中,就會有更多具備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的勞動者。」許偉說,有了「未來教室」的幫助,他的信心更足了。最近,他又和董文超「琢磨」起了科創競賽的目錄。